服务热线
0771-2755261
18172067766
(微信同号)
工程结构疲劳问题是困扰工业届的癌症,不当的疲劳评估技术易导致结构疲劳设计安全裕量太大或欠安全。从材料循环塑性变形入手,通过系统的单轴和非比例多轴疲劳实验揭示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影响因素和失效机理,建立了准确、高效的循环塑性本构模型和疲劳失效模型,对损伤的预测精度可控制在10%以内,疲劳寿命的预测精度在1.5倍分散带以内。将相关技术方法集成中大型有限元软件平台上,实现对工程结构疲劳问题的实时、高效评估。
应用领域:可应用于航空、核电、铁路和石油等行业。开发的弹塑性矫正因子确定方法已应用在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电直流蒸汽机管道评定中,高温循环粘塑性评价技术已应用在中航工业集团航空发动机涡轮盘高温疲劳评估中,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技术已应用在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钢轨服役性能评估中,研发的跨尺度疲劳分析方法已应用在某飞机发动机叶片激光冲击强化工艺优化中。
技术成熟度:已成熟,处于规模化小试阶段。